繼電器工作原理和發展歷史有那些?
時間:2019年03月01日 10:00繼電器概念與原理
繼電器通常是指電磁繼電器,就是機械動作那種繼電器。繼電器的作用實質是用一個回路(一般是小電流)去控制另外一個回路(一般是大電流)的通斷,而且這個控制過程中,兩個回路一般是隔離的,它的基本原理,是利用了電磁效應來控制機械觸點達到通斷目的,給帶有鐵芯線圈通電-線圈電流產生磁場-磁場吸附銜鐵動作通斷觸點,整個就是"小電流-磁-機械-大電流"這樣一個過程。
繼電器發展歷史
繼電器是美國的科學家約瑟夫·亨利在1831年左右發明的,約瑟夫·亨利是以電感單位“亨利”留名的大物理學家。在電學上有杰出的貢獻。他發明了繼電器(電報的雛形),比法拉第更早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,但卻沒有及時去申請專利。繼電器經過100多年的發展,已經形成了各種形式的,比如功率繼電器,溫度繼電器,舌簧繼電器,熱繼電器,差動繼電器,光繼電器,聲音繼電器,霍爾繼電器,磁保護繼電器和固態繼電器等,從機械到電子,各種各樣很多種。